- · 《清风》征稿要求[06/29]
- · 《清风》投稿方式[06/29]
- · 《清风》栏目设置[06/29]
- · 《清风》刊物宗旨[06/29]
大闸蟹横行欧洲青毛蟹聊寄乡情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铁甲长戈死未忘,多肉更怜卿八足,堆盘色相喜先尝。助兴谁劝我干觞?这是《红楼梦》中一首咏食蟹的诗,短短一首七律,虽然道不尽无限情趣,却也写出了食蟹的独特风味。自古以来
铁甲长戈死未忘,多肉更怜卿八足,堆盘色相喜先尝。助兴谁劝我干觞?这是《红楼梦》中一首咏食蟹的诗,短短一首七律,虽然道不尽无限情趣,却也写出了食蟹的独特风味。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雅士于寒露苍茫的季节,煮一壶酒,配几只蒸熟的肥蟹,坐在皎洁如水的月光下面,藉着几分的酩酊持螯赏月。情景交融,心血来潮,咏叹出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这种传统的休闲方式,一直为文人所乐道,就实际而言,也是将此取食之道,发挥到了一个饶富艺术情趣的境界。文人食蟹以淡水河蟹为多。内陆所产,以大闸蟹最为著名,成熟的大闸蟹每只可逾l公斤,无论是剥肉而食或是吃它那丰腴肥美的蟹黄,均是佐酒的上品。这是在中国,·外国呢?大闸蟹不仅在中国大陆一地“风光横铲,而且它还远涉重洋,到欧洲各国去“移民定居,,。时下南起法国,北到德国易北河,随处可见大闸蟹的铁甲长戈,它们专门在堤岸、渠道挖洞而居,安营扎寨,虽处异邦而不失本色。可是,欧洲只有少数地区的人才懂得吃海蟹,对于中国大闸蟹这种“外来入侵者”,简直没有一丝好感,到现在仍然想不出弓种有效的控制方法。·为什么中国的大闸蟹会跑到欧洲去呢?目前根据德国学者的研究,有一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受螯封嫩玉双双满,对兹佳品酬佳节,雇的华工带过去的。因为中国人历来都是安土重迁的,如果不得已必须离乡背井,至少也要把从小吃到大的乡土小菜带出去,更何况是每·逢中秋月圆之时最为美味,最易引起游子思念故乡的大闸蟹呢?所以这种说法是有相当理由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大闸蟹是由外国轮船不经意带回欧洲的。原来自从五口通商之后,欧洲的船队纷纷载货前来中国做一本万利之贸易,回航时货物卖光,船身减轻,必须再载上些压船物,有些货轮便抽取中国河流的淡水,既可饮用又吁压舱,结果却把很多的蟹苗都吸了进去,到了欧洲的内陆再倒掉,终于使中国的大闸蟹长驱直入,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欧洲的各大河川。大闸蟹是温带分布的淡水蟹,因此台湾没有出产。可是台湾也产有两种近似大闸蟹的品种,即青毛蟹和毛蟹。它们可算得是大闸蟹的“表兄弟”,体重比之大闸蟹就小了将近400克,却较适应亚热带气候。看到大闸蟹和毛蟹这对亲密的“表兄弟”,就使人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中国的北方人和南方人。北方人高大魁伟,而南方人则相形矮小纤细,从大闸蟹与毛蟹的体形差异,正好,可以看出这种类似的情形。台湾毛蟹的体形较小,可食用性自然远远不及大闸蟹i然而出于.壳凸红脂块块香。桂拂清风菊带霜。中国传统遗风和思乡之情,毛蟹在台湾受欢迎的程度并不亚于大闸蟹在中原地区的声誉。每年秋季的寒露时节一到,蟹子适值即将交尾的时候,体内便蓄满了肥硕的蟹黄,更不知引得多少的老饕客馋涎欲滴。目前在台北市的老社区菜市场附近,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卖蟹的商人,以大水缸盛满了肥蟹,供偏爱此道的食客选购。值得注意的是,食蟹风近年来在台湾颇有蒸蒸日上之趋势。每年中秋佳节,几乎家家都泼醋擂姜烹蟹而食,先祖遗风大盛,思乡之情殷然。虽是区区饮食之道却也反映出台湾人民盼望回归故土统一祖国的切切之情。尽管台湾卫生署一再呼吁,肺蛭寄生于毛蟹,不慎误食将导致痼疾,告诫国人切不可食用毛蟹。却被大众置之不理,照样年年涎口盼重阳,持螯喜桂望月圆。
文章来源:《清风》 网址: http://www.qfzzs.cn/qikandaodu/2021/0308/1300.html
上一篇:将关爱进行到底
下一篇:没有了